九龙坡历史悠久,文脉厚重,人杰地灵,多元包容。自古依长江河运形成了重要的驿道、商路,是货运集聚中转之地。不同的群体创造着不同的传奇,不同的地名流传着不同的故事。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前,区社科联、区融媒体中心携手连环画社科基地,将在本报陆续刊载辖区十三个镇街的地名故事连环画,反映九龙坡区风土人情、神话传说、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延续历史文脉,推进连环画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敬请关注。
移民谢家湾
——根据谢家湾街道提供内容改编
以姓氏命名的地区,大多与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川”有关。随着移民涌入四川,他们就在选中的荒地上插一圈竹竿,即可作为自己田产,称为“插占”。并习惯用自己的姓氏命名,“谢家湾”也就由此产生。
明末战乱,人口流失,整个四川一片荒芜。到了清朝顺治年间,朝廷鼓励农民内迁,谢氏夫妇也跟随众人,千辛万苦进入四川。
夫妇俩来到巴县西侧,看到一片丘陵,并发现有弯曲的小溪围绕着一片荒地。他们兴奋不已,当即插上一排竹竿,圈定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夫妇俩挥汗如雨,经过辛勤开垦,向土地播种了新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此老谢家开枝散叶,人口众多,成为当地旺族。
谢家子弟耕读为本,家风优良,还培养出几位秀才和举人。周边邻居非常仰慕,都把这片肥沃的湾坝称作“谢家湾”。
小石匠修桥
——根据石坪桥街道提供内容改编
在石桥铺与杨家坪之间,曾经有一座平板小石桥,被当地居民唤作石坪桥。历经沧桑变化,此处早已高楼林立,商铺云集,平板石桥已不见踪影。但是人们怀念此桥,仍将此地称作石坪桥。
在大片农田里,有一条小河沟,切断了田边小路。过往行人无奈,只能淌水过河,这情况让一位小石匠非常揪心。
“铺路架桥,大善之举!”小石匠立即上山采石。他每天辛勤劳作、挥汗如雨,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开凿了许多石料。
随后他又运输石料,淌水搭桥,独自一人,搭建成了一座青石平板桥。附近乡民闻讯,纷纷聚在河边,都对小石匠赞不绝口。
后来农田被房舍覆盖,小河沟也被泥土填平,石板桥早已不复存在。但人们为了怀念小石匠,仍然把这里称作“石坪桥”。
铜罐守太平
——根据铜罐驿镇提供内容改编
在长江北岸的龙脑山下有一个回水沱,曾经是水路码头。后来被官府设置为兵马驿站。并与白市驿、来凤驿、双凤驿、龙泉驿等相通,人们称其为“老铜罐驿”,而今天的铜罐驿镇,却在西行四公里处的冬笋坝。
很早很早以前,大地玄黄,洪水泛滥,大禹受尧、舜之命疏通九河,见龙脑山下的回水沱中,有一个蛇头河妖兴风作浪,过往船只翻沉,两岸农田房屋被毁,百姓苦不堪言,大禹大怒,与河妖大战,经七天七夜,大禹难以取胜。大禹返回家里向妻子涂山氏请教,妻子献计让大禹去找真武山老母,一定会有好办法降服河妖。
真武山老母让大禹带上一个铜罐,再杀一只老母鸡,取出鸡心,用铜罐煨熟,投入洪水中,自会战胜河妖。
大禹与河妖大战,苦战半日,河妖时浮时沉。大禹又渴又饿,他无意中摸到妻子放在兜里的红橘,剥去橘皮,放入口中,顿觉力气倍增,与河妖再战,越战越勇,趁河妖不备,取出铜罐向河妖抛去,将其罩入铜罐之中。从此,长江江面风平浪静,过往船只安然无恙。
后来,在大禹吃柑橘的龙脑山上,长出了几株柑橘苗,若干年后形成了一片红橘林,百姓在此安居兴业,铜罐成为有名的红橘之乡。明代在此设定兵马驿站后,逐渐发展为码头和集市,成为巴县三大水驿之一的铜罐驿。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