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大溪河畔,河水清澈,与两岸民居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景致。九龙坡区大溪河流域生态治理和综合开发项目作为2023年度重点项目,已完成建设大溪河支流D400管网改造、宝恒路改造、J标准分区至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工程。今年,将实施管网改造(一期)项目,解决西兴大道北侧雨水排水问题。
近年来,我区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强化优美水环境打造,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治水总方针,守水有责、治水尽责。涓涓碧水长流,田园与水和谐共生,一幅河畅泉涌、水清岸绿、环境优美的新时代画卷正在大溪河畔徐徐展开。
大溪河生态长廊。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水清岸绿的跳磴河。记者 周邦静 摄
陶家镇大溪河健身步道上的九龙桥。 资料图
启动幸福河湖建设 修复大溪河生态
大溪河是长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江津双河镇赶山寺,流经九龙坡区管辖的西彭镇、铜罐驿镇、陶家镇,在铜罐驿镇洋灰桥注入长江,干流全长40.95km,其中江津境内长18.6km,九龙坡区境内长22.35km。全流域面积199.05km2,其中九龙坡区流域面积91.85km2。曾经的大溪河河水清澈,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受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以及部分污水管网设施缺失、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水质污染问题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幸福河湖,是未来河湖治理的主要方向。2023年第1号总河湖长令要求,全面建设新时代“幸福河湖”。大溪河入选重庆首批58条河流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将打造“幸福河湖”样板,到2024年,大溪河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73%以上,行洪安全达标率达80%以上,河流整体呈现出风光秀美、景致宜人的水域景观。
为此,2023年启动建设大溪河市级幸福河湖建设,拟把大溪河建设成集约高效、助力发展的幸福河湖。
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眼下,大溪河流域生态治理和综合开发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针对大溪河现状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以治理大溪河干流及支流面临外部污染和内源污染双重问题为重点,按照“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山清水秀美丽城区”发展目标,分别对农业、城市、产业、生态四类空间进行综合整治,对大溪河干流及其支流从截污控源、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汛期河道污染是治水的顽疾。为此,2023年,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坡片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大溪河干流水生态环境修复(一期)工程启动,建设内容涉及污水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再生水回用系统、陡塘湿地缓冲带、岸线生态缓冲带等。主要解决J标准分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分流及沿线排污口问题的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坡片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一期)—J标准分区至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工程也在推进中。
与此同时,对影响大溪河水质断面的排水分区内各类污染源及排水管网合流、混接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通过发挥河长制作用,各部门配合、街镇参与、第三方支撑,合力形成社会各界参与护河管河良好氛围。
根据2023年大溪河健康评价结果,大溪河总体得分78.81分,属于健康状态;其中,九龙坡区段得分为80.65分,均属于健康状态。
深化拓展“河长+”体系 发动力量守护河流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正从纸面成为现实。近年来,我区已高标准打造“一江三河”,筑牢生态屏障,河湖长制“提质升级”进入新阶段。大溪河(九龙坡段)成为贯穿城乡的一道“玉带”,河湖治理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不断叠加,共同绘就秀美如画的田园风光。
生态修复的同时,治理机制也随之“升级”。2023年以来,九龙坡区探索“企业河长制”治水新思路,从涉河排污企业着手,聘用长江、大溪河、跳磴河、金竹沟、桥头河等5条河流沿线16家重点企业负责人担任“企业河长”,让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突破城市内河治理中水质提升瓶颈。
九龙坡区以“一江三河”(长江、大溪河、跳磴河、桃花溪)为区内主要水系格局,而辖区为重庆的军工重镇、工业大区。通过“河长+企业”治理机制的设立,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企业内部对于企业向河道排污的管理,真正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染。同时,这些企业河长也是民间河长,涉及领域广、参与范围大,他们在巡河发现问题时,通过及时上报河长办,可从根源上快捷地解决问题。
据了解,自聘用企业河长以来,西南铝等企业河长主动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减少生产用水,从总量上控制尾水排放,从源头减少污染。企业河长除了广泛宣传工业节水支持政策,还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市级工业振兴资金中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项目,学习节水技术、改造节水设备、更新改造厂区破旧漏损管网,杜绝跑冒滴漏,把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消耗作为降耗管理工作重点。其中,组织重庆和友碱胺实业有限公司实施了节能减排综合项目,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水7.2万吨。该项目获得市工业振兴资金69万元。
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九龙坡区深化落实“河长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除了“河长+企业河长”的模式外,目前已经形成“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河长+社会监督员”“河长+青年志愿者”等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河长联动体系。
其中,建立“河长+社会监督员”监督机制,聘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清漂员等担任社会监督员,目前累计聘用20余名河长制工作社会监督员。通过采取随机监督、集中监督等多种形式,对河库开展巡查监督,强化河库社会监管力量。
组建4支志愿者护水队伍常态化巡河,联合各自责任镇(街)的三级河长,全面抓好河流管理保护、“一河一策”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持续释放“机制+资金+人员+技术”等要素活力,奏响治水“大合唱”。
建立“河长+网格员”管理机制,施行河库网格化管理,全市率先建成跳磴河智慧水务系统,配套安装395套水环境监测智能设备,划分56名网格员巡护责任河段,引入第三方专业队伍开展雨污管网维修及水生植物养护。实现跳磴河干支流全流域河道巡护数字化、智能化。实行“五定”管理(定员、定时、定点、定岗、定责),对重点污染源每日打卡、责任河段每周全覆盖巡查,解决全区河库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记者 廖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