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事业动态 > 正文

一座公立医院的改革之路 ——九龙坡区公立医院分类发展改革纪实

发布日期:2024-01-29 11:12



连日来,重庆西区医院内一派繁忙。一方面,临近春节,人们急于看好病回家过年,各科室患者增多。其次,医院层面捷报频传: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获批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6项医学科研课题分别获得市、区级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立项;与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功签约“临床教学基地”,并正式授牌“西区临床学院”,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更重要的是,全院医务人员无不怀着美好期许,以“实干”为礼,庆贺属于自己的生日——1月22日,重庆西区医院开业2周年。

事情还得从8年前区二院正式启动公立医院分类发展改革说起。不少老职工至今难以置信,这场改革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挑战,最终披荆斩棘,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大道和坦途。

“变化实在太大了。”这是医院职工最朴素而真诚的感慨,也是辖区50万居民患者最直观最真实的体验。

Part1

不破不立

锐意改革誓破发展难题

公立医院改革,并不是个新词,但在2016年,公立医院改革具体政策不清晰、市内外公立医院改革成功案例不多,各种疑虑和困惑,成为改革路上的绊脚石。

不改革,就没有希望

当时的区二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财务运营艰难、住院环境恶劣、设备设施陈旧、业务严重萎缩、人心严重不稳、人才持续流失引进困难……发展看不到前景,医院所在华岩片区及周边数十万居民的医疗需求难以满足,不少大病疑难病患者只能转乘几路公交,耗时1个多小时出区看病。

“不改革,就没有希望。”区二院院长李大兴决意“敢为人先”。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医院成为九龙坡首家公立医院分类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并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改革。

稳定“军心”,选好“婆家”

当了改革的“先遣部队”,且改革尚无成熟范本,争议必然有之。改革刚起步,就有近三分之一的职工不理解、不支持。

为稳定“军心”,区委、区政府给予“1个保留3个不变”配套改革政策支持,“1个保留”是指区二院事业单位法人主体保留,“3个不变”指在职在编人员编制不变、身份不变、退休待遇不变。同时,全区成立改革专班,多部门共同保障项目招商、供地等事宜有力推进。“区委、区政府坚定改革的决心和驾驭改革的能力,给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李大兴深知,改革事关职工和患者切身利益,一是必须选好合作“婆家”,二是必须凝聚共识。

医院将“婆家”的条件定为兼具资本实力、医学背景、管理能力、美誉度的上市公司。招标经过4轮筛选和多方研究,医院最终确定与四环医药集团牵手。2017年3月,区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区二院合作办医基本原则。同年6月,我区与四环医药集团签订框架协议。

与此同时,李大兴带领班子成员,耐心细致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终于在2017年7月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医院合作相关事宜获全票通过。

重庆西区医院开诊

自此,医院转型发展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2017年8月,四环医药下属西区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与区二院正式签约;2018年4月,占地96亩、设置床位1200张、总投资超过12亿元的重庆西区医院项目开工,被列为全市重大民生项目;2022年1月22日,秉承“西有良医 术济天下”核心价值理念的重庆西区医院正式开诊,全区公立医院分类发展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Part2

改革求变

“软硬兼施”让医院发展“活”起来

重庆西区医院,是九龙坡区首家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它的硬件配置刷新了辖区居民关于现代医院的认知。

一流学科和前沿设备相继“上线”

医院开设有临床科室35个、医技辅检科室6个、体检中心1个,形成了以心脏血管疾病中心、神经疾病中心、消化疾病中心、泌尿肾病中心、呼吸疾病中心、妇产儿童中心、骨与创伤中心、肿瘤放疗中心等8大临床诊疗中心为主的全学科、多病种、系统化医疗服务体系,顺利完成16个二级科目注册和多个技术备案资格申请。设施设备配置有西门子Vida 3.0T磁共振、双源CT、PET/CT、全球领先悬臂式DSA等一线前沿诊疗设施设备共计190余类,总价值近3亿元,其中不少设备是区属医院首次配置。

智能化病区、智慧化药房、智慧化实验室、气动物流等一流的环境设备更是让患者耳目一新,直呼“高级”“方便”。

名医人才纷至沓来

高规格“筑巢”,带来高质量“引凤”。自改革合作以来,医院凭借资金实力和体制优势,全职引进陆军军医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军医、专家、医疗骨干200余名,甚至有患者悄悄笑称重庆西区医院成了“重庆军医专家之家”。目前医院职工1312人,其中高级职称128人、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16人、硕士109人。

原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和普通外科主任梁平,曾完成新桥医院首例异体肝移植手术和国内首批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胰肾联合移植治疗。退休后,他担任重庆西区医院消化疾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目前已累计完成肿瘤手术10000余例、肝癌手术2000余例,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

原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内科专家宋明宝,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退役后,他来到重庆西区医院担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成功实施了九龙坡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手术),不开胸为75岁老人换“心门”。像这样高难度的手术,过去辖区患者只能外出治疗,现在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梁鸿,现任重庆西区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他年轻、技术过硬,所带科室在显微镜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内窥镜技术和神经介入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全面突破,先后在20余种手术中填补了九龙坡区的医疗技术空白,获评“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和“重庆好医生”称号。

机制创新是改革的“活水”

不少专家坦言,医院的发展理念前沿,管理模式灵活,充分尊重和鼓励技术创新,与医学人才想要不断开拓科研技术新境界的诉求高度契合。例如,医院实行的“双主任”制,让新引进专家和医院原有专家更好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医院坚持“内部管理增效,外部发展提质”,强化学科建设,出台创新激励机制,从资金、硬件等方面全力保障和激励科研团队不断突破学科瓶颈,实现科技创新;医院管理运行机制传承了民营上市企业属性,直观高效;医院初创期的薪酬制度,采用企业化绩效评价和“不带任务”年薪制,让专家团队专注医治病人、提升技术,也更好确保了医院的公益属性。“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可以专心做好‘传帮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医生,全力助力西区医院建成三甲医院。”梁平说。

改革稳步推进、团队良好融合、医院有序运营,李大兴心里止不住地欣慰——改革,让医院重新“活”了。

Part3

肩挑大梁 守望初心 惠民有感

百姓感受是改革成效的最佳评判

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衡量公立医院改革成效高不高,关键是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重庆西区医院硬软件双向发力,让患者迅速感受到了变化:家门口能治的疑难杂症、大病特病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贴心,看病成本却在降低。

投资理念转型,开创多个“首次”

“四环医药投入12亿元建设重庆西区医院,30年都不一定能回本。这是一次关于价值投资的理念转型,目标不是赚患者就医的钱,而是通过全新的运营模式,形成品牌效应——让医院变得值钱。理念的转型,将更有利于确保医院发展的公益性方向。”重庆西区医院总经理王贤逸说。

医院不断开创全区乃至全市医疗卫生服务的“首次”“首个”。

肿瘤放疗中心新引进的后装治疗机,于近期完成首例患者治疗,有效填补了我区无后装治疗的空白,为复杂功能性疾病诊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和手段。

睡眠医学中心光照治疗室。

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开展睡眠障碍多学科协作(MDT)治疗,是重庆唯一在建的睡眠大数据中心。中心学科带头人为知名神经内科学和睡眠医学专家、全国麻醉睡眠诱导术开创者蒋晓江教授。中心投用后,多种新奇前沿的睡眠治疗设备和场景,让不少外地失眠患者不惜“打飞的”来渝,只为在此睡几天。

重庆西区母婴照护中心是重庆首家三级综合医院月子中心。产妇在这里“坐月”,可同时享受到妇科、产科、儿科、康复科、中医科、营养学、护理学、心理学8大学科专家“零距离”高效服务,出现紧急情况,对应科室医生最快60秒就可以到达床旁。

心脏大血管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等成功跻身全区前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获批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烧伤创疡科、泌尿外科成功立项九龙坡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等68项新技术新项目,多次成功抢救重型多发伤病例,得到患者高度好评。

守望公益初心,用真诚换“满意”

带有公立医院“基因”的重庆西区医院,始终守望公益为民的初心,在锤炼专业技术的同时,聚焦“患者需求至上”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品质。

2022年3月,重庆西区医院集电话咨询、预约挂号、投诉预处理、内线转接、微信回复为一体的呼叫中心成立,热线61699999全天24小时为患者服务,平均每天接听电话220人次。

一场患者满意度提升行动也在同步进行,按照“患者诉求收集—优质服务专员月度会—分类优化惊喜服务—患者问卷调查评分”的流程,完成满意度调查问卷27203份。结果显示,门诊满意度从88%提升到94%;在院病人满意度从92%提升到97%;出院满意度从89%提升至96%。

去年5月,有患者向呼叫中心反映,出院手续办理时间过长。优质服务专员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患者因为往返确认各种事项,出院办手续时间长达140分钟。医院很快进行流程梳理,发现3个环节对时间影响较大。经过12个部门协同优化,将预出院患者出院办理时间缩短到20分钟内,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就医服务更优质,就医花费更节约

数据显示,2023年,医院门急诊人次达51.7万人次,出院3.7万人次,手术1.5万余台次,其中住院手术中三、四级手术占比达66.2%,微创手术占比达22%,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4%,各项数据指标达到同级医院领先水平;患者平均住院日7.6天,门诊次均花费仅324元,住院次均花费8947元,远低于中心城区其他三级综合医院水平。公立医院分类发展改革,切实缓解了华岩片区及周边50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效保障了辖区群众生命健康。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委政府赋予的改革重任,扛起公立医院的为民担当,努力创造更多具有辨识度的改革成果,用高分答卷,为推动全区医药卫生健康服务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三高三宜三率先’宏伟愿景增光添彩。”李大兴说。 记者 高晓燕 邬姜/文 重庆西区医院供图


重庆西区医院(区二院)改革成绩单

●2018年获得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十佳案例”;

●2019年荣获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品管圈大赛一等奖、全国内科护理视频大赛二等奖;

●2020年获中国医院质量管理高峰论坛“最佳实践案例”第一名;

●2021年获全国品管圈大赛二等奖、重庆市优秀区域呼吸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防治先进单位;

●2022年尘肺病康复站在全市第二届医疗管理PDCA案例竞赛中获一等奖,医院成功创建“九龙坡区科普基地”;

●2023年,西区医院管理公司被授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妇产科荣获“重庆市十佳产科团队”;

●2018年至今,医院共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796面,表扬信343封。

文字:高晓燕 邬姜

供图:重庆西区医院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