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赋予了新时代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建设更加重要的使命。九龙坡区长期高度重视科普工作,2011年5月被市科协评为“2011-2015年重庆市科普示范区县”,2016年2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2023年1月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
▲学生们在周君记体验火锅制作。区科协供图
自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九龙坡区严格按照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区域特色,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方式,打造新时代大科普格局,促进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开拓创新整合资源
建好科普载体
随着科学与生活的紧密度越来越高,科普的作用也更加凸显。在九龙坡区,优质的科普资源与科技教育深入融合,通过开展科普基地和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方式,丰富科普载体及科普场景。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6250.5498kPa压力下,把二氧化碳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温下迅速凝固而得到。同学们,你们知道干冰升华后可以看见什么吗?”石新路小学的科普老师们将干冰倒入台上准备好的热水桶里,霎时间,舞台上云雾缭绕,好似仙境,紧接着,唐僧、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腾云驾雾而来,身后更有“九天仙子”翩然起舞,如梦似真的科技世界引得台下同学们啧啧称奇……这是石新路小学科技节上的一幕,该校每年的科技节都是全校的盛会,师生们都会拿出各类科技小发明或者进行有趣的科技小实验,展现一年来的科技教育成果。
在石新路小学,科技氛围浓厚,这得益于学校的科普场所建设以及科技教育特色发展。记者了解到,科技节是石新路小学每年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已举办了十几届。该校自1986年办学30多年来,坚持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不断探索创新、延续深化,师生在成长,学校在发展。2009年,石新路小学科技馆开工建设。2012年,这座6层楼高、拥有3000平方米的科技馆在校内建成投用,成为了全市最大的校内科技馆之一,也是九龙坡区第一个在校内建科技馆的小学。依托这一科技馆,石新路小学成为了全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2013年,在科技馆投用的第二年,中国首座互动式数字天象厅落户到石新路小学的科技馆内,这也标志着我国天文科学普及教育走进了小学课堂。2022年,全区投入资金90万元,对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提档升级,建成中国首座WWT互动式数字天象厅,配备110余件科技展教设备,开展活动25场。组织23名最美科技工作者、专家、科教界政协委员等到校开展学生科普讲座,科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不断充实各校创客实践室、科技活动室师资力量,全区现已建立科技社团、科技兴趣小组430个,覆盖学生12200余名。
从石新路小学的科技教育中不难看出,一个科普场馆对于一所学校的科技氛围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去年4月29日,杨家坪中学创成科技馆开馆,这个由区政府牵头、馆校院企四方合作共建的形式,力图打通馆院、企业、学校等之间的资源壁垒,搭建区域生涯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的融合平台。如今,创成科技馆已成为该校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重要场所,吸引了不少校外甚至区外的学生前来参观。
记者了解到,如石新路小学科技馆和杨家坪中学创成科技馆一样,我区建设的这些科普场所面向公众开放,这也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5个市级科普基地、16个区级科普基地、6个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新增区级科普基地4家。按照“四化八有”标准深入推进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规范化建设,社区科普大学累计授课2万余人次。
绘制科普路线
打造科普品牌
▲九龙坡区“科翼龙飞”青少年科普研学夏令营活动登上166舰,开启海洋军事科普体验活动。记者 周邦静 摄
2023年8月25日,九龙坡区“科翼龙飞”青少年科普研学夏令营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场。活动现场,来自成都市新都区的5组青少年家庭及九龙坡区15组青少年家庭来到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开启了海洋军事科普体验活动。在科普讲解员的带领下,登上166舰了解我国海洋国防与科技发展历程。
“孩子们,你知道海军的发展历程吗?”“你们知道海军的作战武器有哪些吗?”在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内,孩子们对科普志愿者抛出的问题充满奇思妙想。据了解,“科翼龙飞”青少年科普研学品牌,是九龙坡区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的重要论述,开展全国地方科协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统筹辖区科普资源、推进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重要举措。“科翼龙飞”科普研学活动作为九龙坡区青少年科普的特色品牌,仅是区科协落实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
九龙坡区持续推进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社会化协同、分众化覆盖、系统化集成、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科学化评价的全域科普生态,构筑全域科普新格局。积极承办重庆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22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技创新大赛等区级科普活动。重点围绕青少年群体,打造“科翼龙飞”科普研学品牌。
目前,我区现有“农科探索之旅”“国防军事之旅”等5条精品主题“科普研学线路”,并有与重庆动物园、重庆血液中心、重庆建川博物馆等博物馆群落联动开展的多项研学活动。构建“科普+”旅游、体育、文化等融合发展体系,推动社会资源参与科普工作,构建全域科普工作格局。
据介绍,九龙坡区还将持续围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深化“科翼龙飞”科普研学品牌,挖掘联动辖区社会单位参与科普,大力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营造重视和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让科普之翼点亮青少年科技创新之梦,助力九龙坡科技腾飞。
同时,全区还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科普工作,探索与社会单位合作开展科普展品“漂流计划”,将10余件科普展品在社区中流动展出,提高科普展品利用率。与重庆科技馆、重庆动物园等单位强化合作,开展科普阵地建设、科普特色活动等,扩大科普社会供给,助推科普资源助力“双减”工作,并联合辖区18家科普基地、3家社会组织、8家科技企业,搭建多方参与、汇聚资源的科普联盟,推动各联盟单位在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等方面共建共享、融合提升,提供更多公共科普资源。
开展科普惠民项目
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养
▲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上的机器人表演。 记者 周邦静 摄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你们手上的糖画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古代有打印机吗?如果要印东西怎么办呢?”在本学期巴山小学举行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上,非遗大师们走进校园,给同学带去了生动的非遗课堂。
此次“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巴山小学围绕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活动主题,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助力“双减”活动、“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进课堂活动,与区科协共同开展了趣种植乐成长特色种植活动。系列科普活动通过讲述科学家故事、观看院士风采展、聆听专家讲座、学习非遗项目、与正高级农艺师一起探究、绘制科幻画、科普手抄报评选等,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增强了科学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孩子们收获满满。这3项科普活动被评为“2023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抓好青少年科普工作上,全区学校开足开齐科技教育课程,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在抓好农民科普工作上,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平台进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发动农民参与农民技能大赛等。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20人,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技协等开展农业技术推广。
抓好产业工人科普工作。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组织辖区产业工人参加第六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组织一线科技工作者开展岗位创新争先行动申报,评选“最美科技工作者”,并邀请最美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宣讲,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推动建设“制造强区”“质量强区”。
▲市民在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场参观科普实验。记者 周邦静 摄
抓好老年人科普。以提升信息和健康素养为重点,办好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九龙坡区分校和九龙坡区老年科技大学,社区科普大学现有教学点33个,每个教学点学员不少于50人,每节课上课不少于30人,分春、秋两季授课,每季课程12节,开展老年人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机构、进家庭活动。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工作。组织开展公务员队伍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在公务员考核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组织领导干部到杭州、武汉等地培训学习,举办“科学与中国”20周年科普报告会暨第七期重庆市领导干部科技讲堂,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向市民展示面塑技艺。区科协供图
据介绍,全区打造镇街科协组织13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33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市区级中小学校外科普特色基地6个、市级科普基地5个、区级科普基地21个,覆盖青少年、老年人、产业工人、农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大重点人群。截至2022年底,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15.8%,较2020年提升1.6个百分点。
记者 廖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