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站志愿者带着老人结伴出游。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当下老年人最偏爱的养老方式,其考验的是社区养老配套服务的品质。最近,谢家湾的三位老人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社区养老,越来越靠谱”。
据了解,谢家湾街道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紧扣辖区26000余名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适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启动上门精准服务,让老年人真切感受到了高质量养老服务的新体验。
01
独居的蒲阿姨:我有很多儿女
蒲阿姨今年65岁,是谢家湾民主村的老居民,因为年轻时便患有严重风湿病,一生孤苦,如今病情恶化瘫痪在床,起居只能依靠护工照顾,成了一名独居孤寡的重度失能老人。
“我真心感谢政策的好。”蒲阿姨是街道落实九龙坡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政策试点和上门精准服务政策的第一批老人。
为了让这些政策红利在辖区老人中应享尽享,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宏善养老实施政策落地。
蒲阿姨有了自己的专属服务人员蒋梅。在她的帮助下,家里很快安上了免费的养老照护床、紧急呼叫铃、生命监测仪器,整个家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小蒋则定期上门,帮她打扫房间、剪指甲、擦身体,陪她聊天和吃饭等。这些服务,全都由政府买单,蒲阿姨一分钱都不用花。
一次,蒲阿姨不经意地说到自己瘫痪了几年没下过楼,很想下去看看。没过几天,小蒋就带着志愿者上门,硬是背着她下楼“圆梦”。
“真没想到,我孤单了一辈子,现在也能有这么多儿女!”蒲阿姨动情地说着,眼角闪着泪光。
▲养老服务站志愿者搀扶陪伴老人下楼散步。
02
干部王爷爷:我的要求可不低
渝中花园社区的王爷爷今年90多岁,曾是抗美援朝老兵,是街道重点关爱老人。在邻居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老干部,但又因“太过苛刻”让大家不敢接近他。
自从今年8月廖为华成了他的专属服务志愿者,小廖的电话就没停过。王爷爷每次来电都很严肃:“不行!换个人来,要素质高一点的,能和我聊时政、军事、历史的!”
原来,王爷爷虽然收入稳定,但子女都在外地,独自在家的他格外孤单,情愿花高价请人来陪自己聊天。
宏善进驻谢家湾街道后,在11个社区均建立了养老服务站,每个站点都有5人以上的志愿者,帮助老人解决困扰,廖为华就是其中之一。
王爷爷的要求挺高,但小廖没有放弃,他和志愿者们轮流上门,甚至还发动家属也加入进来。
虽然截至目前还没有让王爷爷真正“点头”,但大家明显感到,王爷爷的情绪有了很大变化。现在,王爷爷看着小廖上门,会语重心长地说:“小廖啊,嗯,你们工作很认真,还要争取更大进步啊。”“王爷爷高兴了,就是莫大的鼓励!”小廖呵呵地笑着说。
03
“女汉子”刘阿姨:有人搭把手轻松多了
鹅公岩社区的刘阿姨是大家口口相赞的“女汉子”——多年来,她同时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妈妈和患有孤独症的女儿。如今刘阿姨已70多岁,妈妈90多岁,女儿也50多岁了。刘阿姨日渐感到力不从心,实在希望有人能搭把手。
真正的崩溃,发生在老妈妈突然生了褥疮。那是刘阿姨第一次遇上褥疮,毫无经验的她束手无策,只能给养老服务站的志愿者吴小梅打去了电话。
吴小梅通过宏善养老服务网络,链接专业助浴和护理机构资源,专业的护理人员很快就上了门。
看着妈妈在专业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清理了褥疮,并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刘阿姨一下子就哭了:“有人帮忙的感觉,真的太幸福了。”
刘阿姨又认真了解了养老服务站的服务项目:老人暖心盒饭,2荤1素1荤汤,送餐到家只需12元/份,若是特殊困难高龄老人,仅需2元/份;每位60岁以上老人都可享6次免费基础上门服务,包括日常打扫、健康监测、指导用药、心理慰藉等;其他专业服务还可享受市场价80%的收费优惠,例如这次清理褥疮的服务,刘阿姨就只花了20元。
“以前觉得社区养老服务就是打打牌讲讲课,现在才知道,养老服务有这么多项目和政策,真是为人分忧、让人体面,太靠谱了。”刘阿姨笑着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谢家湾街道已为550余名老人提供个性化贴心服务15840余人次,让他们享受到了惠老政策带来的高质量养老新体验,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及其家庭将从中受益。
文字:高晓燕
图源: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