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门风采 > 正文

九龙派出所 传承楷模精神 打造为民“雁阵”

发布日期:2023-11-27 10:53


近期,由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揭晓,区公安分局九龙派出所基层矛盾调解“一件事”成功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品案例。与此同时,公安部公布的全国第三批命名“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名单,九龙派出所亦是榜上有名。

▲开展党课教育传承“枫桥精神”。 本组图片由区公安分局供图

建所35年来,“枫桥经验”在派出所内生根发芽、薪火相传、绵延不断,涌现出“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活动成绩突出先进个人”“重庆市人民好公仆”“中国好人”“重庆好人”等楷模,通过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打造起52人的为民“雁阵”,服务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平安。

从“光贵调解法”到“数字枫桥易联调”


安民之举永不掉队


冷热处理、背对调解、感化调解,在九龙派出所,老一代民警总结出的“光贵调解法”用经验赋能警务工作,如今,他们则依托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枫桥易联调”小程序,让矛盾化解走上了更加专业化、准确化、快速化的道路。“易联调”通过数字化技术和AI人工智能手段,提供既专业权威又“24小时”实时应答的服务,同时引入司法确认功能,让每一次调解都具备法律效力。

▲民警通过“数字枫桥易联调”开展线上矛盾纠纷调解。

今年5月,九龙派出所接到一起警情,马王三村房主李某与买家张某越过中介直接成交房屋买卖,与中介吴经理发生纠纷。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约事件,由于是民事纠纷,民警将三方引导到“易联调”小程序上,由专业律师为三方调解,最终达成和解。

让警务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依托人民调解室、老杨群工工作室的基础上,“易联调”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

从“不熄灯警务室”到“家门口派出所”

利民之事永不缺位

九龙派出所3.3平方公里的辖区不仅有热门商圈,还有2个行政村,老旧小区多,大量农转非人口,治安问题突出,与派出所空间距离远。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9年前,九龙派出所打造了全市首个“24小时多功能警务室”。

如今,警务工作又提档升级。辖区划分为杨渡路村上游、大堰、龙泉马王这3个中心警务区,并分别设置警务站,民警每天早上直接到社区报到或在警务站接待来访群众,让警力进一步下沉。

▲深入群众中开展安全宣讲。

分管社区的九龙派出所副所长卫铀说,现在依托警务站,民警80%的时间在社区,能走访的居民多了,了解的实际困难也多了。同时,群众就近办理户政、身份证、居住证等业务,更便利了群众生活,让“楼下能办事”“只跑一趟路,不跑冤枉路”。

从“爱心小基金”到“爱老扶小”

爱民之心永不磨灭

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存在很多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九龙派出所的法治宣讲课从来不会缺席。

为了更好把这“一老一小”安顿好,民警们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记录,深入思考,最终建起一套关爱老人和未成年人的“爱老扶小”工作模式,并形成了辖区256份未成年人的专项档案和376份老年群体的个性化档案。

“扶小”通过法治宣讲、未成年人心理帮扶等服务,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爱老”则推行适老化服务,解决老人的生活困难、爱心义诊上门送健康、走访慰问送温暖。

“过去,我们所内全体民警出资,建立了专门的‘爱心小基金’,用于帮助困难群众,现在通过‘爱老扶小’的个性化帮扶,不仅更有针对性,同时照顾好了老、小两个群体,尽可能减少了家庭中年支柱的后顾之忧。”教导员冯牧说。

从“元洪活地图”到“九龙义警”

亲民之旨永不褪色

在九龙派出所的枫桥警营文化室里,一幅被称为“元洪活地图”的手绘图被妥善保存着。

过去的社区工作,要求民警“手勤、腿勤、嘴勤、脑勤”,这幅手绘地图清晰地标注着辖区道路、老年群众情况、行业场所位置等信息,可以称得上是“四勤”法的最佳体现。

如今,在警力有限的当下,平均一个社区民警就要管理近8000人,工作点多面广、细碎繁琐。为此,九龙派出所集约社区、物业、综治、楼栋长、网格员、志愿者、小区意见领袖等社区积极力量,组建起九龙义警队伍。

有部分矛盾纠纷群众会打110报警来解决,还有一部分是隐藏着的,如果民警不去发现,很可能导致矛盾的爆发和升级。九龙义警可以定期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开展矛盾纠纷的“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工作,还能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和治安防控工作,不断提升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矛盾化解多想一点,扶危济困更暖一点,便民服务多做一点,百姓满意更多一点。从“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再到“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在九龙派出所,“公安服务向前一点,人民群众就方便一点”这一所训正在继续相传……

记者:冉冉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