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2023年重庆市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举行,全市共评选出10名最美退役军人,其中我区退役军人江彤入选。
江彤1987年入伍,1991年退役。退役后他加入重庆机务段从事机务运用工作,先后从事司炉、副司机、蒸汽机车司机、电力机车司机等工作。2011年,他经选拔成为中欧班列首发司机,成为驾驶中欧班列的“第一人”。近32年的职业生涯,他将军人作风融入火车司机职业操守,始终坚持“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的安全理念,在无数次行车经验中提炼总结,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只为确保运输安全。30余年间,他安全值乘4700余趟,安全里程达108万公里。2018年,他作为铁路系统代表之一参加中欧班列一线职工中外记者见面会,并先后荣获2019年“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2020年国铁集团“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2023年重庆市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现场,江彤手捧证书和鲜花。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01
将军人作风融入工作
践行军人优秀作风
从部队退伍后的江彤,回到家乡重庆,进入铁路从事机务运用工作。江彤来到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前身之一的广安机务段担任货运班列学员职务。在这期间,江彤发挥其热情积极、乐观好学的优秀品质,带领同批参加工作的同事自发组成学习小组,“缠”着车间的前辈们传授技能。彼时,江彤值乘的重庆至达州段货运列车还停留在蒸汽机车时代,江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向锅炉里铲煤。由于工作条件所限,往往一趟值乘任务下来,江彤全身能看见白色的地方就只剩下眼睛,江彤就这样在蒸汽机车上度过了6年时光。后来,随着铁路结构优化、铁路行业经过数次资源整合,江彤被调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他所驾驶的机车也从蒸汽机车变成了韶山3型电力机车,又在2009年变成了和谐电力机车。
在近32年的乘务生涯里,江彤安全值乘4700余趟。在这些成绩背后,是江彤几十年如一日的点滴积累,是他无数次行车经验的总结,更是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最生动体现。江彤始终秉承着一名火车司机“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的职业操守,践行着一名退役军人“忠诚于党和国家、矢志奉献”的优秀品格。
品格过硬
成为中欧班列首发司机
02
在中欧班列首发司机的选拔中,江彤作为一名具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政治素质过硬的退役军人,安全成绩百万公里以上,以平稳操纵著称的“老司机”,从众多机车乘务员中脱颖而出,肩负起中欧班列重庆始发首趟班列的重担。
作为首发任务的值乘司机,江彤暗下决心,不仅要保持业务技能的高水准发挥,还要进一步保障机车的平稳操纵,学会开车更要学会修车。为此,江彤借来了机车工作原理、构造图相关书籍,工作之余,常常会看到江彤拿着资料蹲在地沟、机械间里,一边对照资料,一边熟悉和掌握各类配件及其工作原理。为了将机车的各项运用数据、应急处置方法牢记于心,江彤扎进废旧配件库,对机车配件进行拆、装、修和测量,一本本泛黄的笔记本记录下密密麻麻的学习资料,成了江彤保持机务运用工作安全稳定的“秘密宝典”。
2011年3月9日,中欧班列首发仪式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举行。江彤作为首趟值乘司机,驾驶着满载电子产品、小轿车、成套散件、汽油型微马力摩托车等产品的专列从重庆出发,三个小时后,列车顺利抵达四川达州,江彤完成了他242公里路程的首趟国际班列之旅。
2018年7月,江彤作为5名铁路代表之一走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参加中欧班列一线职工中外记者见面会。江彤值乘中欧班列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列车平稳、正点、安全地从重庆牵引至达州,他常常把自己比喻成中欧班列线路上的一颗“螺丝钉”,虽小但很重要。几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相继对江彤与中欧班列的故事进行宣传报道。
03
积累几十年行车经验
无私培养下一代铁路青年
如今的江彤已接近退休年龄,他也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代铁路青年。江彤凭借自身丰富的行车经验,时常为车间技术攻关小组提供技术指导,他常常配合车间职教工作,积极参与新入路职工的技能培训和鉴定。
从事铁路行业几十年,江彤也带出了不少出色弟子。他亲自培养出来的徒弟李峰、阮文玉等,因工作积极热情、业务技能过硬、责任心强,陆续被选拔为中欧班列值乘司机,分别受到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专栏报道。如今,他的徒弟也逐渐走上指导司机岗位。
江彤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从业者,只是中国铁路事业中的一颗“螺丝钉”,但他的事迹、精神不断地弘扬和传播着西南铁路事业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江彤在日常工作中矢志不渝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彰显“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体现出一名军人的忠诚本色和责任担当。
记者 | 廖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