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你先看,我一步一步地做给你看,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问,然后,你自己试试……”九龙坡区人民医院神内内分泌科住院部病房,护士们当“老师”教患者“打针”,这个“打针”就是注射胰岛素。
5月22日,在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党建统领·人文护理”的分享会上,神内内分泌科住院部护士刘阳讲起了这个与患者温暖“约定”。
护士刘阳教患者家属注射胰岛素。
不成文的“约定
34岁的刘阳一毕业就分到神内内分泌科上班,15年来,她也不记得教了多少“徒弟”打胰岛素。
这个科室住院部糖尿病老年患者居多,科室有条不成文的暖心“约定”,出院前,需要回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家属都要学会“打针”。
护士们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指导、示范、纠正,像朋友聊天一样,有问有答、深入浅出,看到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刘阳和护士团队小伙伴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也有的患者已经出院了,忘记了注射要领,跑回来“补课”,护士们依然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会了。
刘阳最近的一位“徒弟”是68岁的张大爷。
5月初,张大爷入院,需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他的两个儿子经常不在,住院第二天,大爷一大早就来到护士站自告奋勇要学习注射胰岛素,“不用麻烦孩子们,他们都忙,我自己来学。”
管床护士刘阳爽快地收到下这位固执却又有点可爱的学生,但是很快教学路上遇到“拦路虎”:张大爷识字有限,视力不好,记忆力差,接受力也差。
手把手示范多安慰鼓励
刘阳用“笨办法”一遍遍地教,从最基础的六步洗手,戴口罩到理论知识的学习,终于讲到注射胰岛素的操作,她从消毒装针头、排气、调节剂量、消毒皮肤,到注射部位及手法,一步一步耐心向张大爷讲解。
刘阳先让张大爷复述步骤,他边回忆边说,有时不大流利,她竖起大拇指表示鼓励。
在她看来“带徒”秘诀,除了细心,耐心,还有多安慰鼓励。
“小刘,是不是打这里,要按好久时间……”终于到了实战的环节,张大爷既紧张又疑惑,遇到学不会还要生闷气,因为操作失误而发脾气的时候,刘阳鼓励他,安慰他,又开始一遍遍耐心的讲解,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注射胰岛素越来越熟练,终于通过了“考核”,顺利“出师”,那一刻,大爷笑得像个孩子一样。
护士刘阳教患者注射胰岛素。
“爷爷,糖尿病的管理中掌握相关知识也是很重要。”5月12日,张大爷出院时,刘阳从血糖监测、饮食指导、低血糖的识别与处理、重视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等方面,一点一点地告诉他。
出院后一周,电话随访张大爷的情况,张大爷说:“小刘,你教得很好,我肯定忘不了的,谢谢对我的关心,现在我的血糖控制得很好,感谢你。”
治愈您,温暖我
第一次听到患者说“谢谢”,是刘阳刚来医院的第一次值夜班。
那天,一位80多岁的爷爷住院。陪同的是他的老伴。爷爷听力较弱,刘阳走到奶奶身旁,在她的耳边叮嘱服药事宜,怕她忘记了,又写小纸条上贴在床头柜上。
夜里,老人家睡不踏实,刘阳查房时嘘寒问暖,帮忙解决问题,直到老人安然入睡……老两口第二天专门到护士站表扬,出院时特地来感谢。
老人家的一声“谢谢”也触碰到了刘阳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她有了动力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好,“每次听到患者说‘谢谢’时都会激励我,想为他们做得更多、做到更好。”
尽管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太多细琐的小事,但刘阳都能以热情的态度,饱满的精神接人待物。在病房里,她总是笑眯眯的,看见人都聊几句,“有时多打一句招呼,和患者的心理距离就近一步,多问一句,就能多解决患者的一个问题。”
让她欣慰的是,患者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感恩回馈:“高冷”的患者慢慢打开话匣子,也会主动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在每年护士节患者发来祝福,出院的病人看门诊后又折回来找她聊会天……这或许也是医患之间另外一种温暖的“约定”。
记者 邬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