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中梁山的“林语者”

发布日期:2023-04-24 10:47


林深繁茂,山峦连绵,绿草如茵……中梁山,这片城市“肺叶”的深绿,正是山上“林语者”守护千顷林海,“织”此青绿间的屏障。

今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彰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榜上有名。

继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后,为何这群“林语者”再次获得国家级殊荣?这个集体创先争优背后,有何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中梁山,森林消防专业队在巡逻。

突围创新

“六加一”防患于未“燃”

除了荣获森林草原防火领域的最高荣誉,我区森林防火规范化建设相关经验做法已在全市推广……

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区敢于创新突围,推行的“六加一”工作法,勇于拼搏、精准发力的结果。

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黎万山介绍,我区历来高度重视森林防火,特别是中梁山防火防灾工作,围绕人防、技防、物防和火情应急处理能力的“三防一能”体系建设,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燃”。

“六加一”工作法,即制定一份目标任务清单、建立一个系统指挥体系、构建一系列科学运行机制、绘出一张网格化作战图、编制一套完整工作方案、形成一本运行实操手册和夯实一个基础防火能力,推动工作落细落实、见实见效,打好森林防灭火攻坚战。

如今,在我区,一些有效做法渐见成效:逐步架设起森林防火的“人防高压线”,重点林区监控覆盖率达100%,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测林区火情,让高科技的“千里眼顺风耳”拧紧森林防火“技防保险栓”;在全域开展标准规范的消防水池+管网互联互通的“以水灭火系统”、应急通道、生物阻隔带等建设,织密森林防火“物防安全网”……

九龙坡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赵文明表示,我区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委书记、区长作为区级林长示范表率,带头巡林压实责任,加强做好森林防火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深耕“林长制”,守护“屏障绿”,刷新“九龙蓝”,绘就九龙坡生态新画卷。

中梁山森林防火工作会。 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图

森防“铁军”

筑牢中梁山防火安全墙

“六加一”工作模式中的“一”,就是夯实一个基础防火能力,包括了基层队伍能力、设施设备、专业技术。

为此,2020年,组建区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以下简称“消防专业队”),以扑救森林火灾为主要职责,是我区范围内唯一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这支消防专业队有15名队员,拥有便携式风力灭火机、水泵、油锯等一批专业的物资装备。

在90后队长钟艺明看来,练就过硬本领为的是在救援现场与时间赛跑,确保快速处置各类森林火险火情。平时除了进行专业技能充电外,还定期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通过模拟复杂多变的火场环境,用实战标尺检验森林火灾处置综合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快速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去年夏天,重庆连晴高温防火形势严峻,中梁山上打响森林防火攻坚战。连续40天的奋战,队员们驻扎在林区,身着密不透风的橘红色防火服、装配几十斤重的森林扑火器械投入到紧张“备战”巡护状态,他们牺牲“小家”团聚,全力守护好森林安全,让绿色成为中梁山最亮丽的底色。

“舵手”“哨兵”

织密森林安全防护网

中梁山麓,春寒料峭,我区林场57岁的护林员肖先春身穿“橙背心”,镰刀挎腰间,火棍握手中,行走在杨里沟的山林中。

这是肖先春与林区相伴的第40个春秋。他的父亲是中梁山林场的第一批护林人,作为一名“林二代”,他像父辈一样把青春献给了中梁山的森林防火事业,“我刚参加工作时种下的树已经有三四十米高了,守护着它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

护林工作责任重大,仲春时节,森林防灭火工作开始进入关键时期,肖先春和他的队友们沿线巡查管护山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平均每天步行五六公里,多时步行十多公里。

护林员只是我区森林防火网格系统中的一部分。我区在涉林区域实施网格化“挂图作战”,每个网格明确设置责任林长和护林员,将森林火灾防控责任分解至“山头、地头、人头”,实行网格化管理。

如果说60后护林员肖先春是森林防火前沿的“哨兵”,那80后业务能手朱秋,就是森林预警指挥调度中心调度室的“舵手”。

作为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林业科科长,她紧盯前沿科技,带领团队仅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一份被市级编制单位认为“深度最高、最全面”的《森林防火规划》,围绕“人防、技防、物防”和“早期火情处理能力”的体系,铸就了一道“三防一能”森林防火屏障。

守住青山,“织”此青绿间。在森林防火指挥调度队伍里,还有业务能手、研判高手、专家型队员们在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他们连同154名林长和网格员,通过基层各监测设施以及建成的专业设施,织密了森林安全“防护网”。

看着满山青翠,钟艺明、肖先春、朱秋等感到十分自豪,那是一批又一批的中梁山“林语者”坚守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正是他们,爱山如家,护林如子,风雨兼程日夜坚守,换来九龙坡近千顷森林苍翠延绵……

记者 邬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