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竣工在即。基础设施改造完善以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成为民主村片区居民的迫切需求。
对此,以冯光润为代表的片区居民很有信心:“改造过程中我们居民的合理意见得到了重视,居民、社区、更新公司、区商圈办多方一起来想办法,我相信更新之后,大家齐心协力,也一定能把片区管好!”
▲民主村红色管家党群服务中心。
“市民医生”共治“疑难杂症”
作为城市体检工作的创新探索,区住建委将“市民医生”活动放到了民主村片区进行试点,邀请市民参与到城市体检工作中,通过他们的“把脉问诊”,及时发现并跟踪居民关心的问题。
据了解,市民医生分为“门诊医生”“专业医生”和“志愿者医生”。其中“志愿者医生”面向热心市民,可积极反映社区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切实参与社区品质提升。
▲“三师进社区”暨“渝事好商量”走进民主村城市更新院坝会举行。
▲居民代表的问题得到现场回复后,大伙儿喜笑颜开。
劳动一村社区居民陈代蓉作为“志愿者医生”的一员,提出过建议:“感觉现在绿化还比较少,少了一些生气,希望后续能再多点绿化和园艺景观。”
“专业医生”面向城市规划、建筑、景观、交通、市政等专业工作者及社区“三师”,用专业把脉城市脉搏,走进街道走进社区,研判城市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或整改思路。
负责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的“三师”(即社区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回应了陈代蓉的诉求:“在施工中清除了泡桐、刺桐等不适宜的树种,后续会补栽一批蓝花楹、三角梅等具有观赏价值的花草树木,并在广场、院坝等打造绿化带。”
如今,距离陈代蓉家100米的民主村片区快闪广场内,已经打造了100平方米的绿化带,和华润万象里的花台融为一体,绿色植被和各色花朵摇曳生姿。
劳动二村4栋的居民王有兵曾提出,希望在楼栋梯步旁增加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进出。对此,设计师在现场进行了专门设计。老旧小区衣服晾晒难曾困扰居民,工程师们用心寻找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晾衣杆,兼顾美观和实用……
多方参与奏响社区治理“大合唱”
在项目前期调研中,居民们改造意愿最为突出的是解决房屋漏水、公共楼梯、扶手维修、更换等问题,其次是完善消防安全设施、疏通改造排污管网。同时,过半居民希望成立业委会等自治组织,由自治组织或引入物业公司开展物业管理。
据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所在辖区——谢家湾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汪子雄介绍,劳动一村社区目前组织成立了由50名居民代表组成的居民自治委员会,2021年11月还引进了和家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物管人员进入社区28个微信、QQ联系群,在群里直接沟通参与社区治理。
最近在谢家湾街道和九龙城市更新公司于民主村片区举办“最美阳台”评选活动中,70余岁的罗志彬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阳台杂物较多,一个人清理起来很吃力。他的情况在居民自治群里传开后,物管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罗志彬家清理干净了阳台。
如今,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即将竣工,如何保持维护城市更新成果,成了重要的“后半篇文章”。
对此,汪子雄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民主村片区正在对标打造党建统领四方共治新模式,即“以民主村红色管家党群服务中心为一个中心,社区党委、区商圈办党支部、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民主村项目党支部、非公党组织引领辖区为N个党小组”的“1+4+N”共治模式,依靠项目新建的“三师进社区”工作站等载体,为打开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竣工亮相看点揭秘⑤
“三师进社区”工作站
位于项目建设渠广场中部,紧邻民主村红色管家党群服务中心。该工作站将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广大居民群众、项目参建各方以及专业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提供交流讨论的场所,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问题,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提高居住社区改造更新建设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字:冉冉
摄影:曹鸣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