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九龙坡区各部门各镇街坚持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精神,因地制宜下足“绣花”功夫,紧盯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持续发力,精耕细作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完善功能
推进道路设施改造升级
道路犹如城市的一条条“血脉”,“血脉”畅通,城市交通才能“舒筋活络”。为切实解决路面颠簸破损、硬件配套不足、交通压力过大等突出问题,九龙坡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有序推进全区道路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保障市民安全、舒适、畅通出行。
黄桷坪街道滩子口片区与杨九路、高进路、锦龙路等城市主干道衔接,附近分布有多个住宅小区,日常通行车辆和过往行人较多,“堵点”主要集中于龙江路与龙江支路交汇处。
“早晚高峰期,这段路实在太堵了!经常都会遇到强行加塞抢道的车,不仅耽误时间,还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市民刘欧杰最近发现,龙江路不仅重新进行了路面铺装,还增设了交通设施,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龙江路道路整治工程综合考虑车流量、道路建设等问题,围绕路面状况、交通设施、停车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整治工程共开挖人行道约150平方米,整治车行道约17700平方米,新增交通信号灯1套、电子警察抓拍设备1套,更换中央隔离护栏约500米,将迁移公交站改为“港湾式”公交站,同时重新施划沿线交通标线,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此外,龙江路与龙江支路交汇处的三角形安全岛还重新铺设了缘石坡道,设置了盲道,不少推着婴儿车、手拉车、轮椅的行人都能平稳上下通过。
▲龙江路与龙江支路交汇处改造完成的无障碍通道。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九龙坡区以“畅通、安全、舒适、有序”为目标,对管辖范围内主次干道、人行道的路面、无障碍设施、照明设备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并逐步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已集中整治西郊路、杨家坪环道、直港大道、华福路等道路约11.4万平方米,整治盲道约1720米,更换维护路缘石约3300米,安装花岗石球460个,涂装隔离设施1万余米,新增及维修隔离设施3817米,安装道路标牌214块,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初见成效,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建园增绿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近年来,九龙坡区坚持以优化功能、提升品质、融合特色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打造出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华岩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华岩攀岩公园、华岩幸福公园、抗战兵工旧址公园、跳磴河滨河公园、廉蕴公园等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公园绿地空间,让市民“出门见景、推窗见绿、四季见花”成为现实。
2022年10月,全区首个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公园——廉蕴公园,以及公园内的九龙坡区廉政教育基地正式建成投用。
▲廉蕴公园
公园位于二郎街道五台山社区,占地近6万平方米,以廉政文化为主线,分为“说纪、说法、说德、说责”四个主题区域,通过十余处廉洁景观小品,配以腊梅、山竹、雏菊、兰草等花乔灌木,体现了“纪法德责正言行、梅兰竹菊传清廉”的主题。市民群众在公园内品游赏玩,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廉政文化气息,潜移默化接受教育熏陶。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步入公园入口,第一景则是一组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主题的景观小品,家住印江洲的张燕正在一字一句地教孩子读着石碑上的文字。张燕说,公园就在家旁边,不仅环境好,还很有文化内涵,带着孩子逛公园,不仅能吹吹“清风”,还能学到知识。
据介绍,廉蕴公园所在地原为典型坡坎崖地貌,场地高差大。区城市管理局充分利用地形起伏变化,按照“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原则配置植物,打造多层次立体植物空间,凸显重庆自然山地特色风貌。同时还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增设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自动喷灌节水系统等智慧化设施设备,给市民带来多元化的幸福生活体验。
为让城市靓丽常新,九龙坡区秉承“常观察、勤检修、精管理”理念,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园林绿化精细化管护工作。一方面,持续加强保洁维护,定期对公厕、座椅、栏杆等进行清扫和修复,确保整洁美观安全。另一方面,及时开展苗木整形修剪,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促进植物健康生长,让城市园林绿化持续焕发生机,打造市民满意的城市生活环境。
智慧赋能
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小公厕”连着“大民生”,更是折射城市文明的“窗口”。
近年来,区城市管理局根据“街净巷洁”工程和城市公厕“增量提质”工作要求,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按照重要节点、人流量大的原则,选取了60座直管公厕进行智慧化改造,目前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南北大道公厕
在区城市管理局智慧化环卫中心,大屏幕上详细显示着全区的公厕分布,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即可实时监测辖区范围内的60座直管公厕。
“本次公厕智慧化改造共涉及24项技术服务,其中智慧公厕软件系统平台是整个改造项目的核心。”据区城市管理局环卫处副主任邱鹏毅介绍,智慧公厕软件系统平台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公厕管理、设备运维、人员档案等,“公厕一张图”则基于GIS地图,在线展示公厕分布及相关设备所在位置地图,为运行管理提供可视化位置信息,实现公厕概况介绍、日常运行展示、报警推送等基础功能。
邱鹏毅表示,通过对公厕的人流量、水电消耗量、温度、湿度、气体等进行实时监控,可第一时间获取紧急求助、异味超标、烟雾探测等告警信息,及时汇总异常设备情况,提高公厕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的管理效率和保洁质量。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公厕的精细化管理。
除了智慧公厕建设,民安华福、铁路一村、前冶路等9座直管垃圾转运站也全部完成了智慧化改造,用上了“新科技”。
区城市管理局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垃圾转运站内安装了网络数据传输设备、RFID车辆识别设备、实时监控地磅重量设备等。当垃圾运输车经过地磅时,车牌号、称重明细等信息数据可实时传输到智能环卫平台,系统平台的多级联网监管功能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信息的一站式管理和查询。
便民惠民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之前接送孩子上下学,经常围着商圈转几圈都找不到车位。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就停在路边,车子被剐蹭了好几次。”张玮每天都要开车送孩子到铁马小学,最近学校旁新建了一座小微停车场,停车“老大难”问题也终于得到了解决。
张玮所说的正是去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的中迪广场外侧小微停车场。该停车场位于杨家坪商圈内,周边学校、餐饮店、写字楼等较多,停车需求较大。九龙坡区合理利用“小空间”,将征而未建的零星用地改造成临时小微停车场,设置泊位70余个,实行无人值守、无感支付、监控全覆盖,提升了市民停车便捷度。
▲中迪广场外侧小微停车场
在破解“停车难”过程中,九龙坡区还将小微停车场建设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对周边道路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加装了护栏、监控等设施设备,切实解决闲置地块城市顽疾治理问题,优化提升周边整体环境。
近年来,九龙坡区按照“便民利民、因地制宜、安全有序、协调美观、智慧服务”五大原则,深入挖掘城市零星用地、断头路、桥下空间等闲置地块,高效推进小微停车场建设。目前已完成劳动三村社区停车场、渝州路六店子停车场、五台山停车场等41个小微(临时)停车场建设,新增便民泊位4500余个。结合创文乱停乱放整治,设置规范停车泊位8500余个。全区新增备案停车场40个,停车泊位1.9万余个,进一步规范机动车停放秩序,切实缓解停车难问题。
记者 黄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