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事业动态 > 正文

“新十条”后,重庆西区医院半月记

发布日期:2022-12-28 11:29


12月7日中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

▲重庆西区医院迅速响应!立即部署将疫情防控工作重点从新冠防控转为医疗救治,确保应诊尽诊,应收尽收!

▲发热门诊、急诊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日均挂号量,是“新十条”前四倍多;最高峰12月15日,分别达到555人、447人、139人,满负荷运行,无一例医疗服务投诉!

▲80、9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明显增多,重症监护床位、呼吸机等医疗资源极度紧张!

作为院前急救120出车人次全市第二(仅次于重庆市急救中心)、中梁山华岩镇片区唯一120在网大型医疗机构,“新十条”后,120出车次数速增三倍!

▲作为九龙坡、大渡口片区唯一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外院转入的危急重症患者增多,中心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满床运行;消化疾病中心、神经疾病中心等病区几近满床!

▲患者激增!重症患者激增!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一时间,从一线科室,到院领导班子,都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倍增!

在岗、在位、在状态

急诊医学科主任姚元章曾担任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急诊科主任,是一名有着30多年部队三甲医院工作经历的老急诊人,参加过汶川地震等多处国内大型救援。

姚元章主任带领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医学科,在“新十条”之前,是整个医院疫情防控的“防火墙”。“新十条”之后,“防火墙”打开,发热门诊和急诊医学科成为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的“战场”。

为迎接“新十条”后的就诊高峰,急诊医学科第一时间进行了准备:首先是加强在岗人员奉献和担当精神的动员;其次是立即召回休假职工;第三,岗位分工进行优化调整;第四,科室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管理人员主动补位、主动担当。

▲“新十条”后,急诊内科诊室门口。

姚主任介绍,压力最大是12月12日至18日这一周。大多数同事都是带“阳”上班,又恰逢感染的最高峰,一个医生一天看100多个病人,吃饭、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但是,上一秒还在喊着“来不起了”,下一秒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冲向急救现场

“这些‘小朋友’们自己正发着高烧、全身肌肉酸痛,但丝毫没有懈怠一个病人。年轻人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我既感动,又心疼不已”。看到同事忙碌的身影,姚元章满眼关爱,“但是医者职责所在,必须‘在岗、在位、在状态’!新十条后,没有一例医疗服务投诉,他们是好样的!”

“阳过”“阳康”,随时待命!

“您好,呼吸科!”

“您好,急诊,发热患者,呼吸急促需要送往病房,请准备!”

“您好,RICU!”

“您好,急诊,发热患者,意识已经丧失,请准备呼吸机,马上送到!”

“新十条”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这个疫情三年来一直走在抗疫最前线的医护团队,再一次成为“风暴眼”。门诊量陡增3倍!86张病床(含15张RICU病床)全部住满!收治的大多是80、90岁以上的老人,基础病多、病情严重,需要大量的医护力量。

▲万耘主任正在为患者看诊。

万耘主任带领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PCCM优秀单位、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共有医护人员46名。“新十条”后,包括万耘主任在内,绝大多数都已“阳过”或“阳康”。

“病毒并没有因为我们是‘白衣天使’,就会温柔一些。发烧、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也是我们躲不过的劫。得知科室阳了41人,那一刻我感到压力好大”,万耘主任说,但听着RICU里监护仪此起彼伏、有规律的“嘀、嘀、嘀”声,看着护士站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的病人,我觉得现在这个时期,就像是三年疫情的终局期末考试”。

为了向人民、向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考卷,科室绝大多数“阳过”“阳康”的医护人员,有力上岗必在岗,随时待命 !

不是在抢救,就是在抢救的路上

▲忙碌的重症医学科(中心ICU)。

“83岁,女,浅昏迷,肺部感染待查,脑血管意外待查,病危……需转入中心ICU”。

“77岁,女,呼吸衰竭、慢阻肺伴有急性加重、浅昏迷、光反射迟钝……需转入中心ICU”。

12月19日下午,冬天的一抹暖阳洒在重庆西区医院大楼外墙上,宁静而和煦。而位于医院负一楼的急诊医学科和三楼的重症医学科,正在进行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和死神抢时间。

这是“新十条”后,让重症医学科(中心ICU)主任白伟志感到压力最大的半天:5小时内,中心ICU收治了6名危急重症病人,其中4人需要气管插管!这样的挑战前所未有!

白伟志说,“很幸运,我们急诊科力量很强大,经中心ICU和急诊科MDT会诊,由急诊科先对病人上呼吸机稳定病情,再逐个转运到中心ICU,大大缓解了ICU的压力”。

白伟志介绍:面对“新十条”后暴增的重症救治需求,重庆西区医院一方面扩增重症医疗资源,短短一周内,中心ICU床位从13张扩增至20张;另一方面,呼吸机、监护仪、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等重症设备由重庆西区医院、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两个院区多个医疗单元统一调配;第三,将部分病情相对较缓较轻的重症病人,分流至各个临床专科,由中心ICU参与MDT会诊、临床专科进行加护照看;第四,ICU将呼吸支持设备协调分配到各科重症患者床旁,ICU安排专人随访呼吸机工作情况,保障患者安全救治。

白伟志说:“重症人,不是在抢救,就是在去往抢救的路上!”上述措施有效纾缓了中心ICU的压力,确保了每一位病人都匹配到最合适的医疗资源。

军医精神,钢铁般的意志

12月16日晚七点多,白天开始发烧、刚刚到家准备躺下休息的消化疾病中心普外科主任程应东,接到值班医生电话:“一名67岁老年男性,因直肠癌导致完全性肠梗阻,生命垂危,需尽快手术!”接到电话的程应东,立即起身,仅半小时便赶到医院手术室。

▲程应东(左一)团队正在为患者做手术。

消化疾病中心行政主任成正军介绍,这是一台难度极高的四级手术。曾在部队三甲医院有着30多年军医经历的程应东教授,手术经验丰富、操作精细稳健。一旁的护士随时准备着纱布,不断擦拭程应东额头上的汗珠。“看到程应东主任全身心投入到手术中,丝毫看不出他自己也是一个病人,我深刻体会到:“这就是军医精神,这是钢铁般的意志!”成正军主任说。

以原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梁平担任主任的消化疾病中心,汇聚了程应东教授、樊丽琳教授、唐雯医生等退役军医,他们不仅接续了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优势学科基础,还带来了部队三甲医院的先进技术和为人民服务的军医精神。

“新十条”后,消化疾病中心不仅患者人数增长了20%以上,重症患者比例也明显增加,三四级手术占比达80%多。成正军主任说,“正是在军医精神的感召下,消化疾病中心经受住了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大考,真正做到应诊尽诊、应收尽收、妥善救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新十条”落地后的特殊时期,重庆西区医院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殷殷嘱托,始终将“患者需求至上”放在第一位,院领导班子靠前指挥、主动服务临床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医务人员响应号召,轻症不下火线,带病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西有良医,术济天下”的核心价值!

▲重庆西区医院大楼。

重庆西区医院院长李大兴介绍,作为九龙坡区首家公立医院分类发展改革医院,西区医院自2022年1月22日开诊至今,已整整运行十个月。十个月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深切关怀下,在区卫健委的领导下,西区医院经受住了疫情的大考,不论是“新十条”前的新冠防控,还是“新十条”后的医疗救治,只要人民健康所需,西区人永远在线!

来源:西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