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60年一遇持续高温干旱 这里森林火灾“零发生”

发布日期:2022-12-07 12:13


中梁山,这片城市“肺叶”的深绿,也是九龙森林防火人坚守的绿色屏障。

冬日暖阳,中梁山麓,大美云峰。

每逢周末,市民张玉婉都要到中梁山云峰森林公园露营或者徒步,15.2公里的慢行道蜿蜒山间,徜徉其中,绿意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繁茂的树林覆盖层层山峦,林海苍翠连绵,绿草如茵铺展……中梁山,这片城市“肺叶”的深绿,也是九龙森林防火人坚守的绿色屏障——

今年八月,重庆遭受了60年来最严重的持续高温干旱,山火肆虐,众多区县森林遭受火灾,给林区居民、森林资源和林内设施设备带来了巨大损失。

九龙坡以“林长制”为龙头,落实区委、区政府“双林长”负责制,建立“区+镇街+村”以及“林场+社会主体”的“3+2”责任体系,压紧压实政府属地责任、森林经营单位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护林员巡护责任,应急、林业、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并肩作战,有效形成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火新格局,确保了森林火灾“零发生”。

中梁山,这片城市“肺叶”的深绿,也是九龙森林防火人坚守的绿色屏障。

保持“零发生”

推行“六加一” 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燃”

“零发生”这词语的背后,其实是九龙坡区高度重视森林防火防灾工作,以及推行的“六个一”工作法。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核心区,有林地面积6400余公顷,其中中梁云岭森林公园等3个自然保护地面积1200余公顷,森林防火任务重,防灭火压力较大。九龙坡区历来高度重视森林防火,特别是中梁山防火防灾工作,围绕人防、技防、物防和火情应急处理能力的“三防一能”体系建设,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燃”。

仅今年8月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已专题研究或批示指示森林防灭火工作达46次。

8月22日上午,区委书记李春奎带队开展巡林并慰问一线防火队员,检查防火工作落实情况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当日下午,区长李顺召开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调度会议,要求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调度和检查,治理隐患要限期排查、整治销号,防火责任要分块划责到田地林场;

8月25日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区领导又再次批示要求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局、有关镇街抓好落实,并亲自赴中梁山检查森林防火工作;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赵文明专班督导,每日调度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

此外,按照“六加一”工作法,制定一份目标任务清单、建立一个系统指挥体系、构建一系列科学运行机制、绘出一张网格化作战图、编制一套完整工作方案、形成一本运行实操手册和夯实一个基础防火能力,推动工作落细落实、见实见效,打好森林防灭火攻坚战。

8月22日,区委书记李春奎前往中梁山检查森林防火工作,看望慰问森林防火一线工作人员。资料图

守护“屏障绿”

制定一份目标任务清单、建立一个系统指挥体系

巍巍中梁山纵贯南北,是九龙坡的脊梁,山体森林覆盖率超过90%,林区周边存在人口密度大,农林混居、林粮交错现象普遍,森林过境油电通信线路多的情况。

怎么守护“屏障绿”?九龙坡区狠抓生态保护,盯紧森林防火,“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目标清单管到底”:将推行“林长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将森林防火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一盘棋”谋划推进。

“落实属地属事、经营主体及网格护林员责任,强化‘三防一能’责任体系建设,严格野外火源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区森林防火形势持续稳定,力促森林火情第一时间发生、第一时间处置,坚决预防和遏制较大及有影响的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九龙坡区应急局蒋奎告诉记者,这是九龙坡区森林防灭火的工作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区森林防灭火目标任务清单,建立统一的贯通上下的指挥调度体系。

记者看到,在这份森林防灭火目标任务清单上,分为类别、责任主体以及主要目标任务三个栏目。

排在首位的责任主体就是指挥部,其后依次是:监管部门(区应急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公安分局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属地镇街、经营主体(区林场、渝隆文旅公司)。

清单上还详尽记载了森林防火与灭火应急救援过程中,指挥部主要目标任务。

森林防火队员在巡查。资料图

据介绍,在成立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的基础上,九龙坡区今年还成立了森林山地防灭火指挥部,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根据需要视情况,在森林火灾现场成立前线指挥部,并设立综合调度组、火灾扑救组、秩序维护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畅组、事故调查组、宣传报道组等8个工作组。

今年森林火险红色预警期间,该区将指挥部前置,成立区森林防火预警监控调度中心,相关部门和人员24小时驻防蹲守备勤,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并临时建立“九龙坡森林防灭火保卫战”微信群,所有镇街林长24小时在线,每天3次定时调度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在这套多部门协作、分工明确指挥体系的运作下,应急、林业、公安等部门协调联动效能,共同履行森防办职责,形成了防火工作合力,大力开展重大森林火险隐患排查治理,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全方位守护九龙坡的脊梁的“屏障绿”。

拉紧“防火线”

构建一系列科学运行机制、绘出一张网格化作战图

冬秋交替之际,天干物燥,正是山火风险期。

森林防火队员在巡查。资料图

中梁山山间,一群护林员“橙背心”行走在山林间,沿线巡查管护山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除了前来游玩的游客,周边还有居住的村民,森林防火压力重、责任大。”作为一名护林员,华岩镇石堰村李德明不仅要查找火灾安全隐患,对病虫害树木进行巡查,对乱占林地的村民进行引导,还走访辖区村庄,为村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了群众的防火意识。

事实上,护林员只是九龙坡区森林防火网格系统中的一部分。

九龙坡在全区涉林区域实施网格化“挂图作战”,每个网格明确设置责任林长和护林员、监管员,将森林火灾防控责任分解至“山头、地头、人头”,实行网格化管理。还绘制区森林防灭火工作调度图、区森林火灾处置流程图以及区森林防灭火作战图,明确了“作战”流程。

“森林防火,‘人防’是根本。”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黎万山向记者介绍,九龙坡区坚持以防为主,形成协同作战、值守响应、督查考核等运行机制,构建起完备的自上而下快反响应体系,形成“平战结合”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时下,已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期,九龙坡区森林防火网格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采取设置宣传碑牌、悬挂宣传标语、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林区及其周边居民、住户防火意识。

截至目前,出动流动宣传车5000余架次、悬挂宣传标语460条、张贴封山令10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60000余份,发送大数据短信100余万条。

筑牢“安全墙”

编制一套完整工作方案 形成一本运行实操手册

为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九龙坡区制定并下发了森林防灭火工作方案,推出了《区森林防灭火实操手册(第三版)》,森林防灭火工作目标、指挥体系、运行机制、目标任务清单、工作调度、处置流程、森林防灭火作战图等内容一目了然。

“这些就是我们打赢森林防灭火保卫战的法宝,按照这个图纸上明确的任务分工,严格落实,杜绝火灾发生。”黎万山说。

在森林防灭火作战图(北区)上,按照涉林村级单位将中梁山北区划分了11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防火值守点、隔离带通道,共设有13个防火检查站、4个防火高空云台、44个防火水源、村级义务扑火队、街道专职应急队、森林专业消防队等,扎实做好辖区内护林防火工作。

巡护人员安排到位,防火装备也不可或缺,而且精确到村。森林防灭火实操手册显示,华岩镇石堰村义务扑火队所在的辖区内,临近卡点有三处,分别是九盘子、巴壁寺和煤炭沟。队员有10人,分到的防火物资有水泵3台,油锯6台,风力灭火机6台,二号工具60把,防火服10套。

如果说,一系列的“人防”“物防”措施是架设森林防火“高压线”,那么拧紧森林防火“保险栓”依靠的是智慧化技防。

山顶有双光谱云台“千里眼”、无人机,山下有林火监控视频、智能卡口和平台系统……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林业科科长介绍,九龙坡森林防火基本实现了森林防火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正在完善“天空地”预警体系中,红外热感技术、森林智能防火检查站、以水灭火系统、生物阻隔带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森林防火工作中,为预防森林火灾“智慧”加码,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

“‘六加一’工作模式的‘一’就是夯实一个基础防火能力,包括了基层队伍能力,设施设备,专业技术。”黎万山告诉记者,在九龙坡6400余公顷林区有154名林长和网格员,他们是森林防火前沿的“哨兵”,通过基层各监测设施、以及建成的专业设施织密了森林安全“防护网”。

来自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本年度巡林1.1万次,建成监控用房500余平米,林火视频监控系统7套、林区智能卡口15套、林下红外监测50套,建成宣传碑牌625块、森林防火检查站18座、“以水灭火”系统22套、消防水池148口、林火阻隔带260条157公里(其中林区道路235条134.5公里)、森林防火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备用直升机停机坪2600平米。

九龙坡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九龙坡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赵文明在森林防火一线指挥工作。资料图

坎坷风雨护林路,满腔深情贯河山。九龙坡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指挥长、九龙坡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赵文明表示,九龙坡区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神,加强做好森林防火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深耕“林长制”,守护“屏障绿”,刷新“九龙蓝”,绘就九龙坡生态新画卷。

记者 邬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