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纵然渺小,犹有担当;纵然平凡,却也勇敢。当疫情来袭,城市一夜静止,他们像战士一样,穿上原本不属于他们的盔甲,冲上一线、奔向战场。他们是初登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是心怀大爱的年轻妈妈,是敬业奉献几十年的老教师,是和我们心手相牵的教师家属,是勇担使命的党员干部……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这样一群党员干部,他们是学校的书记、校长、副校长,他们虽载誉颇多,但当疫情来袭,他们毫不犹豫发挥出“头雁”领航效应,扛起责任靠前指挥,身先士卒下沉一线,激励着无数抗疫志愿者坚定地奔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追梦而行,“笃定干”
讲台上,他思维飞逸,融汇贯通,用经典的音乐滋养着学生的根与魂;社区里,他化身“大白”,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做好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他就是邹扬,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从教20余年的音乐教师。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邹扬
“我来!”11月12日,刚从7天封控中迎来解封的邹扬,看到了志愿者招募的信息,便义无反顾向社区提出了申请。“我的母亲、妻子都是医生,我理解他们工作的艰辛;我家也曾被封控,更能切身体会群众的心情。”
▲邹扬书记和志愿者们为居民运送物资
11月13日,邹书记的“大白”工作正式开启,配送分发物资、联系保供、应急处理、带领医生分楼栋核酸检测、疏导民众心理、解答疑问……桃园小区是个老小区,楼栋分散、路况复杂,加之点位人手紧张、任务繁重,所以,志愿服务涉及的内容,几乎都被邹书记干了个遍。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连轴转,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痛。11月14日,同一点位的一名志愿者确诊,团队中所有与之有交集的志愿者都被隔离,他的点位瞬间就成了“只有一个人的团队”。虽然下午四点才吃早饭,但有了临时志愿者的帮助,他一个人硬是抗下了一个团队的工作。“我体会到了齐心抗疫无往不胜的真谛,很值!”他说。
▲邹书记和伙伴们在一起
在成为教师之前,他也做过很多工作,但兜兜转转,始终放不下对音乐的热爱和做教师的梦想。曾经,作为教师的他认为“爱”是给予学生最好的营养,如今,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他认为“爱”应是大爱,是激励每一个人心系家国,勇挑重担的爱。
晚上十点多,初冬的夜有些寒冷。拖着疲惫的身躯,行走在抗疫之路上,邹书记想,只要信仰不褪色,追梦而行笃定干,必能见星河璀璨。
路在脚下,“撸袖干”
在本轮疫情肆虐之际,重庆市人和中学广大教职员工纷纷响应上级号召,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在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抹独特的“芙蓉红”,引领在前,闪耀美丽。她,就是人和中学校长祁容。
▲重庆市人和中学校长祁容
11月以来,祁容校长所在小区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在得知社区人手紧缺,急需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她没有丝毫迟疑,毅然加入到二郎街道云泽路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并担任所在楼栋志愿者组长,带领大家分工合作,让防疫工作井然有序。从11月12日起,祁校长就站在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协助社区和医务工作者,组织小区居民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登记核酸人员楼栋信息,筛查未核酸人员名单,敲门入户,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户一人,一件件看似微小的事情却事关抗疫之路的成效。
▲祁容校长登记受检人员信息
做完核酸检测工作,她又当起了文明劝导员,劝导小区居民非必要不外出,敦促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她还主动当起了搬运工,协助物业帮助街坊邻居收取快递,搬运生活物资。因为疫情形势严峻,部分居民情绪不稳定,她就在业主群里劝勉开导,传递正能量,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凝聚了齐心抗疫的正能量。
▲祁校长协助物业搬运物资
▲祁校长在群里传递正能量
她说:“疫情当前,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打赢疫情歼灭战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党员干部更应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先锋作用,用行动走出一条抗疫胜利之道。”
不言苦累,“沉浸干”
厚重的防护罩挡住了他清秀的眉目,却挡不住他赴汤蹈火的坚毅眸光。他,就是主动请缨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的九龙小学支委委员、副校长陈卿历。
▲九龙小学支委委员、副校长陈卿历
“今晚19:00前,务必赶往杨家坪街道西郊二村社区重庆科技学院家属区集中!”11月14日18:30,正在用晚餐的他,接到上级部门的紧急通知。他立刻放下碗筷,第一时间奔赴集结地。由于封控期间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他只能徒步赶往目的地。到达之后,来不及休息,就是紧张的分组、防护服穿戴及“追阳”任务的布置,他要做的,就是协助医务人员对分散在科技院家属区十多层楼的20户核检异常家庭进行“一人一管”的再次筛查。虽然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任务,内心免不了紧张,但他义无反顾坚定前行。由于所有楼栋都没有加装电梯,又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还要随身携带大量物品,体力消耗很快。但想到肩上的任务他硬是没吭声,坚持到最后一户人家做完核检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了。
▲整装待发
▲与同伴一起,上门给居民做核酸检测
“叮铃铃,叮铃铃……”四个小时后,急促的闹铃声把他从梦中惊醒,他快速洗漱穿戴,又开始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工作。这次他们要负责桃源小区三栋楼住户的核酸检测,而该小区阳性确诊已有二十多例,风险较高。他穿着防护服,携带器材步行到小区,一层楼一层楼地敲门、开箱、开管、计数、封管、封箱,因为有了昨晚的经验,他熟练地做着这一切。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多,一阵难以忍受的饥饿感、困倦感袭来,这时他才想起,为了少上厕所或不上厕所,从前一天晚上吃饭到现在,他已经快24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了。他不禁感慨道:“我现在才切身感受到电视上那些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用着尿不湿、席地而睡的场景,真的没有一点夸张的成分。能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
扛起责任,“挺身干”
“我是次密接,家门口还贴着封条,出不去,这可怎么办呀!”说话的是高新实验一小党总支书记罗婉宁,在接到上级部门志愿者征集令后,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即使自己无法出门,她还是在第一时间靠前指挥,组织好了全校的志愿者征集工作。
▲高新实验一小党总支书记罗婉宁
居家办公的日子里,罗婉宁书记随时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始终心系那些一线的抗疫志愿者。“目前我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急需贵校组建一支核酸采样的志愿者队伍!”漫长的7天隔离管控期终于结束了!此时接到上级通知,罗书记第一个就报了名,成为了一名核酸采集志愿者。
▲罗婉宁书记主动关心一线志愿者
核酸采样是志愿工作中离病毒最近、危险系数最高的工作,“说不怕是假话,我家里还有两个读小学的孩子。但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越是危险,越要敢于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罗书记坚定地说道。作为小组长,罗书记耐心细致地做好统计、通知、协调等工作。
▲罗书记仔细核对小组成员信息
“罗书记,我们楼栋出现阳性了。”
“好的,你注意做好防护,服从管理,我来协调。”
“罗书记,请通知大家明天下午3点准时到建设医院参加培训。”
“收到,立即通知!”
“罗书记,这是你们这组的物资,请查收。”
“好的,马上清点!”
她一次次高效地组织协调、上传下达。
▲准备开始工作的罗书记
17日接到通知,第二天要正式上岗采集核酸。晚上睡觉前,罗书记还一遍遍在脑海里“复盘”着各项流程。18日清晨,全副武装的罗书记正式上岗了,她协助医务人员挨家挨户上门采样。“在采集第一户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一人一管的居民,内心还是有点紧张,但这份紧张不是害怕病毒,而是害怕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罗书记笑着说。最终,她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顺利高效地完成了核酸采样工作。
他们是党员干部,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平凡而又坚强。他们舍小我为大家,把初心写在行动上,将使命落在岗位上,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抗疫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