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找工作误入诈骗公司?他们选择了不同道路,石桥铺派出所:打掉!

发布日期:2022-09-02 10:23

九龙融媒讯(记者 冉冉)凉风驱走暑热,也意味着又进入到了一年中的“秋招”阶段,而9、10月正是“秋招”黄金期,是所有行业和企业都会开启招聘的时期。然而,诈骗分子也盯准这一市场,或以求职为名实施诈骗,或吸纳求职者加入诈骗犯罪。面对这样的情况,几名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人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方向,尽管选择不同,但九龙坡警方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零容忍”始终如一。

小李的选择:及时醒悟,助力警方抓捕

7月下旬,家住石桥铺街道的大学生小李希望在暑假期间兼职补贴零用钱,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发现一条招工信息,内容为给游戏平台充值,工资每日结算。想到自己对游戏比较在行,工作又相对灵活自由,小李便按照要求提交了兼职申请。两天后,小李接到对方信息,来到约定地点上班。对方让小李将身份证和银行卡交到“公司”,然后简要说明了一下工作内容。小李是大学生,平时也爱上网看新闻,加上社区民警长期宣讲,听完就大致明白了——自己其实并不需要干什么,对方只是需要自己的银行卡来“过账”。“说白了,这个兼职就是洗钱”,小李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帮境外诈骗集团洗钱的犯罪窝点。于是,小李假意配合,按照对方的要求,从自己银行卡里过账38万元,暗地里盘算着如何脱身并向警方寻求帮助。由于表现得很配合,几小时后,小李离开这个所谓“公司”时并没有什么阻碍,拿着日结2000元“工资”径直来到区公安分局石桥铺派出所报警。

接警后,石桥铺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赶到小李“工作”的地方,由于洗钱窝点隐蔽性、流动性强,民警抵达现场时,其他嫌疑人已然转移,不过在现场查获了大量用于洗钱犯罪的POS机。民警在后续工作中,根据现场留下的证据和小李提供的信息,快速明确了嫌疑人身份,并将其中2人抓获,劝自首2人。

小张的选择:越陷越深,沦为诈骗人员

几乎同一时间,石桥铺派出所辖区的待业青年小张也在找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附近一家“公司”上班,工作内容是给人打电话,称自己是某求职平台的客服人员,可以为求职者介绍工作,让求职者添加人力专员的微信。小张心里有些奇怪,这家公司并不是求职平台,怎么自己就成客服了?可每成功添加一次微信,小张就能提成10元,每天有300元左右进账,看到收入可观,小张也没有深究。

直到几天后,有求职者回拨电话表示自己被骗,小张才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公司”其实是一个诈骗窝点,自己帮助诈骗分子实施了诈骗。然而,这并没有让他回头,而是选择了继续,让更多求职者陷入骗局。不仅如此,小张还通过网上招聘兼职的方式,吸纳李某、王某成为“客服”参与诈骗。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个“公司”从最初的2人发展到10人,每天拨打上千个电话,数百名求职者被骗。接到辖区群众报警后,石桥铺派出所民警循线找到该“公司”,小张仍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只是受人之托打电话,并没有直接实施诈骗。目前,该案已移诉检察机关,法院以诈骗罪对4名主犯判处三年及以上有期徒刑。

办案民警介绍,两起案件中,找工作、找兼职的,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有的选择作为证人立即报警,有的却选择参与诈骗走向深渊,一方面令人唏嘘,另一方面,在“秋招”求职黄金期也给求职者提了个醒:求职者应到正规的招聘网站、劳务市场应聘,勿轻信非正规渠道“高报酬”职位,发现岗位涉及违法犯罪,应保持理智,及时抽身报警。

石桥铺派出所辖区专业市场多、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诈骗分子易选择在辖区日租房等场地暂建窝点实施犯罪。今年以来,石桥铺派出所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结合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强力打击辖区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重点对以招工为名吸纳人员实施诈骗的现象实施打击,破获多起该类案件,有效保障了求职市场稳定和居民财产安全。

a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