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
“知己知彼”“釜底抽薪”“以逸待劳”……九龙坡区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动中,有很多镇街和部门实践成功的经验,这背后是众多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人员支持与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宣传员遍布社区村居、田间地头,宣传阵地遍布大街小巷,居民群众一抬头就能看到宣传片,一摸兜就有宣传册,这样不仅仅我们在说,大家也都在谈,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真正实现了‘破圈’”。昨日,华岩镇镇长张光玲告诉记者,在石堰村院坝会上,她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宣讲防骗知识,开展趣味有奖问答。
▲针对骗子的诈骗手段,华岩镇开展各种集中宣传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动之初,华岩镇召开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工作会。会上,有部分单位提出,一些老人长期听养生讲座,非常相信那些推销人员。张光玲意识到,要知道从老人家为什么信推销员,就得知道老年朋友的想法,他们在想什么,生活和心理需要什么。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张光玲组织社区干部、民警、志愿者等通过下村居、进企业、进院坝以及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园、进广场、进老年活动中心等行动,对养老诈骗行为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地“找线索,想办法”。
只有从群众中来,工作才能做到群众中去。张光玲告诉记者,他们通过信息采集,有效地整合了从线上线下汇集的数千条意见建议后,摸索出了打击养老诈骗的最重要目标是加强老人对养老诈骗的免疫力。诈骗分子的花招层出不穷,就像病毒无处不在,张光玲表示:“打个比方,他们会笑里藏刀、“苦肉计”“连环计”甚至“美人计”,如何一招克敌?就是加强老人的免疫力,见招拆招,才能不受损伤。”
▲让老人有防范意识,才能捂住钱袋子
怎么样才能加强老人的免疫力呢?“很多人说是人老了不中用了,容易轻信,容易上当,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张光玲说,老人受骗,很多是受到日常的信息侵染,很多诈骗包装得好,例如一些号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推销人员冒充医生、专家写些养生的文章,在老年人群体里传播,难辨真假。有些诈骗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有一整套的模板和“执行人员”,一旦入瓮,有些知识水平高的都会受骗。
张光玲下了决心,骗子花招多,那么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也要有“三十六计”,最大限度地挤压养老诈骗犯罪空间。一方面,“以逸待劳”,利用镇街主阵地的优势,扎实开展街面宣传。在华岩镇在人流量集中的广场、商场、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等地,利用户外广告牌、LED电子显示屏、阅报栏、公示公告栏等载体发布宣传标语300余份,印制并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张贴海报500余份。另一方面,釜底抽薪,掐灭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钻空子的意图。利用微信网格群、QQ群等线上平台,推送发布典型案例、防范常识等诈骗宣传信息200余条,重点介绍养老诈骗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等内容,聚焦“养生保健”“养老服务”“以房养老”“冒充养老”等常见养老骗局,提醒老年人不要贪图便宜、不要草率掏钱、端正保健理念。
如今,华岩镇当地居民对骗子有了很强的“免疫力”,甚至知道,面对各种推销手段,“三十六计不信为上计”。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通讯员 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