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管理部门监管任务重、责任大,与检察机关合作,可以有效破解单打独斗的局面。我们有信心把‘七号检察建议’落到实处,共同守护寄递安全防线。”
3月4日,九龙坡区检察院与市邮政管理第四分局在全市率先会签《关于建立九龙坡区寄递安全工作机制的意见》,正式拉开双方开展寄递安全合力监管的序幕。
而这一切还要从九龙坡区检察院去年办理的一起运输毒品案件说起。
2021年1月,胡某为获取高额报酬,答应帮助他人从云南运输毒品到重庆,他利用购买的一辆二手小轿车暗藏毒品,再委托物流公司将轿车运回重庆,在取车时被民警当场抓获,现场缴获毒品疑似物约6千余克。最终,胡某以运输毒品罪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巧妙利用物流渠道完成藏毒、运毒、取毒,经过2次转包,涉及3家物流公司,跨越4省市,仍顺利将毒品运到目的地,说明物流行业安全监管存在一定问题。”九龙坡区检察院针对该案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分别向瑞丽市、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发出检察建议,就落实收寄验视制度、强化安全监管等提出建议,以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不仅如此,该院还对近年来办理的毒品案件进行认真梳理,发现物流园区承接的大型物件寄递监管相对于小快递而言,管理更为参差不齐。
“部分安检流于形式。”“验视和落实实名制无强制性标准。”“货运代理公司管理混乱。”……各种共性问题亟待解决。
今年1-3月,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第五分院、九龙坡区检察院三级检察机关,联合区邮政监管局、交通局等相关行政部门,多次走进九龙坡区汇集数十家快递企业的各大物流园,详细了解物流公司寄递安全执行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就行业发展现状、日常经营管理、安全监管存在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商解决方案,堵漏建制强化监管。
在此基础上,九龙坡区检察院与市邮政管理第四分局达成共识,形成《关于建立九龙坡区寄递安全工作机制的意见》,从日常沟通会商、开展线索移送、强化执法协作等方面形成监管合力,督促寄递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和从业人员培训,细化完善实名收寄、开箱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探索大型物件“人机双检”、验视留痕等工作措施,共筑寄递安全屏障。
“我们还建立了联席会制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通报寄递安全监管领域的新动态,共同分析研究出现的新问题。”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杨军表示,该院正与区交通局磋商起草建设物流安全示范园区长效协作机制,将进一步深化与寄递监管部门的合作,深入行业广泛宣传,加大专项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行为,推动实现对寄递违禁物品犯罪的源头预防和末端打击。